东方财富网2023-08-16 08:08:17
嘉宾介绍:郭倩倩,安信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
(资料图片)
巨头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,将带来哪些投资机会?产业链上下游如何理解?AI大模型将如何赋能机器人的发展?国内企业的机会在哪里?对此,安信证券郭倩倩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。
郭倩倩表示,AI大模型的接入对于机器人它的催化体现在四个方面,分别是语言能力、视觉能力、运动控制能力,还有虚拟仿真能力。AI使得人形机器人离我们不再遥远,机器人越来越智能,实现更多的人机互动,所以这两年虽然还处于0-1的阶段,还没有完全量产,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比较确定的。
其指出,机器人主要分软硬件两个部分。软件就是机器人的大脑,环节主要是大模型,包括训练系统等。硬件端,主要由电池组,各种关节构成,比如旋转关节、直线关节、手关节。
以下为文字精华:
1.安信证券郭倩倩:AI大模型赋能人形机器人
提问:当下人形机器人还处在0-1的阶段,AI大模型的赋能如何看?
郭倩倩:机器人跟手机或汽车一样,它的构成有软件和硬件两部分。
AI大模型的接入,解决的是软件问题,让软件更加智能,帮助人形机机器人实现人机互动。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接入到大模型里,这种软硬件融合明显在提速,比如波士顿动力将自己的Spot机器狗接入ChatGPT,实现人际互动。
AI的接入,对于机器人的催化体现在四个方面:
第一是语言能力,人形机器人接入ChatGPT后,可以更好的体现其语言能力,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帮助人类解决问题,并且这种交流互动会更加自然。
第二是视觉能力,视觉这块AI的提升使得机器人更好的去辨认学习和适应周边的环境。在机器是觉得大模型加持下,机器人对于物体的识别精确度得到了革命性的提升。
第三是运动控制能力。机器人的大脑就是由各种软件组成,就好像手机的IOS系统或者安卓系统一样。而硬件则是机器人的骨骼肌肉,由很多机械硬件构成,包括电机、减速机等等运控系统。以AI大模型为基础的运动控制系统,能够提升机器人的灵活性,比如机器人双足行走的过程种,平衡性和协调性能得到很大提升。
最后一点是虚拟仿真测试。现在对机器人进行训练主要在B端,也就是工厂端去进行训练,让其去实现一些抓取的动作。虚拟的仿真测试通过大量的测试,降低它的试错率,然后降低生产成本,通过试错过程中收集的数据,更快迭代产品。
总结来讲,AI大模型的接入对于机器人它的催化体现在四个方面,分别是语言能力、视觉能力、运动控制能力,还有虚拟仿真能力。
提问:随着老龄化和用工成本提升,机器人未来的发展空间怎么看?
郭倩倩:机器人的市场空间可以说是星辰大海。首先老龄化确实是我们关心的问题,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在2013年不到10%,到2021年在14%左右,未来到2035年,根据联合国的预测,这个数字会到22.5%。未来工业操作方面,劳动力会有很大的不足,这部分缺口就需要用机器人代替人。
另外用工成本方面,我们现在雇佣一个成熟的技术工人,比如焊接工作,不到1万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是请不到的,所以在用工成本提升的背景下,我们是有很强的机器替人的诉求的。
特斯拉新推出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,售价大概是2万美元。参考电动车,2022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在1000万辆,如果未来人形机器人的销量也达到1000万台,按当下2万美元的价格算,潜在空间在2000亿美金,是一个万亿级别人民币的蛋糕。
2.安信证券郭倩倩:看好机器人产业链投资前景
提问:国际科技巨头开始积极布局机器人,软硬件领域有什么受益机会吗?
郭倩倩:推广机器人需要去解决两个问题,第一个是用得上,就是场景的问题,第二个是用得起,就是成本的问题。只有用得上并且不贵,让寻常百姓都能买得起,这个东西才能够去推广。
整个产业链,现在都围绕着用得上和用得起这两个维度进行推演和演绎,产业链公司也都共同努力去达到这样的目标。
软件端的机会,在于这些具备大模型能力的企业,未来有望跟本土的制造商进行合作,一方提供软件一方提供硬件,进行软硬件结合。
但是对比软件方面的机会,我们认为国内企业的机会目前看更多可能在硬件端。
类比手机和电动车,苹果手机发展到现在十几年时间,iOS系统目前还是苹果在做,国内制造商的机会主要是在硬件端。特斯拉的汽车,FSD自动驾驶系统也是由公司自己在做,而我们国内的这些企业提供电机等各种硬件。
从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看,我们国内的这些企业以非常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一流的服务能力,在硬件环节的投资机会更多。
提问:从零件到整装制造产业链各个环节,跟大家介绍一下?
郭倩倩:机器人主要分软硬件两个部分。软件就是机器人的大脑,环节主要是大模型,包括训练系统等。硬件端,主要由电池组,各种关节构成,比如旋转关节、直线关节、手关节。
而每一个关节,又是机械部件集成化的产品,以旋转关节为例,包含了电机、减速器、传感器、编码器等等。直线关节,则包含了电机、滚珠丝杠、编码器、传感器等部件。
产业链种,我们能够抢蛋糕的环节,主要还是集中在硬件环节。这些硬件环节中,每个环节国内都有相关公司在进行布局,但是由于国内起步较晚,在技术积累上和海外会有一定差距。
未来特斯拉的机器人如果量产,每一个环节都会由多个供应商,比如一供、二供、三供。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推演,厂商会通过扶持二供和三供的份额,去向一供压价。我们国内的相关厂商,未来早期应该是处于二供三供的位置。
具体环节看,国内目前在电机和减速器等环节,工艺是相对成熟的,国产化率较高。而六维力矩传感器、滚珠丝杠等部分缓解,目前国产化率还比较低,这些是国内企业未来要去突破,提高国产化份额的一些方向。
3.安信证券郭倩倩: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确定
提问:当前人形机器人处于早期阶段,未来发展趋势怎么看?
郭倩倩:人形机器人这两年发展比较火,但实际上它很早就存在。
最早可能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,在日本就有推出这种双足机器人,经过最近40多年的发展,机器人也在不断的进步。
运动控制能力双足的机器人产品,波士顿动力的产品相对比较成熟。人形机器人为什么得到市场的关注,原因有几点:
第一越来越多的巨头进入到了这个领域,比如特斯拉。此外,海外还有谷歌也有投资做机器人的公司,国内企业比如优必选等,还有一些人形机器人的独角兽企业,节跳动也成立了自己的机器人团队,这两年海外和国内在人形机器人这块做了很多准备。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,说明大家非常看好市场的前景。
第二是AI大模型的接入,使得人形机器人离我们不再遥远,机器人越来越智能,实现更多的人机互动,所以这两年虽然还处于0-1的阶段,还没有完全量产,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比较确定的。
提问:人形机器人为什么要造成人形,具体应用怎么看?
郭倩倩:从最新的情况看,未来几年重点还是在B端的应用场景,比如工厂端的应用。C端的应用主要在一些服务类场景,比如养老院的护工机器人等。
此外,还有一类是成本不敏感的特殊领域,以及危险场景中替代人类,比如核电、高温高压的极端环境等,这几个应用方向也是大势所趋。
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应用场景,想象空间很大。很多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后,都在探索更智能、成本更低的机器人。作为一个工业品,只有成本降低到市场可以接受,才能被推广开来。
目前就是由于成本较贵,单台价格上百万,所以还没有广泛推广。未来随着成本的降低,人形机器人可能会下像汽车一样,作为可选消费品走入千家万户,在各个方面解决人们的问题,比如做饭、按摩、教育陪护等等。
为什么车企开始做机器人产品,因为这两个行业不管在软件端还是硬件端,重合度都非常高,所以人形机器人在未来是有望去复制汽车发展历程的现象级产品,我们也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。
提问:行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政策?
郭倩倩:今年跟去年最大的变化,一个是玩家变多了,第二个是 AI大模型的介入,第三是政策的支持。
年初工信部联合是17个部委提出来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政策,提出到2025年的机器人的密度目标,虽然是针对工业机器人的,但实际上也是相当于是支持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政策。而且工信部提出这个政策后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这些一线城市纷纷因地制宜推出适合本市的未来2-3年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规划。
所以从政策端看,今年国内对于这一块的支持力度很大,体现了国家对硬科技的支持,而且这个方向也是机器替人非常重要的方向。
今年上半年一线城市推出的政策是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的,未来二三线城市也会陆续推出来相应的政策,然后这个行业接下来会有一些重点事件,比如国内的机器人制造企业未来可能要上市,这是一个关键时间点。
关键词: